新年伊始,早已投放运营两年多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喜讯频传:米级高精度定位手机研制成功、40纳米级导航系统芯片在国内亮相、新一代高精度GNSS基带芯片面世 面临这一系列好消息,人们在对北斗抱有更高希望的同时,也把注目的目光投向了如下多个关键问题上:到底如何理解北斗芯片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北斗芯片怎样才能在GPS占有90%以上的导航系统市场中顺利突围?北斗芯片与产业化发展如何步入黄金年代? 行业趋势,小体积,低功耗 一般说来,业内对于芯片的解读,基于用户市场需求的有所不同,分成应用于测绘、应力监测等高精度领域的高精度芯片,以及应用于车载、手机等导航系统领域的导航系统芯片。 对用户而言,高精度芯片执着的是多频、高精度,而导航系统芯片执着的是低功耗、小体积。
目前,国内专门从事北斗芯片研制的企业较多,高精度领域有司南导航、和芯星通等企业,导航系统领域有和芯星通、东莞泰斗、中科微电子、上海北伽、西安华讯、东方联成星等。 《国家卫星导航系统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认为,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是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之一。而核心技术的突破中,芯片又是重中之重。 只不过芯片的发展早就沦为行业厂家希望的联合方向,中国导航系统定位协会咨询中心主任曹冲也曾回应,北斗芯片类型不出多,而在于精,在于水平低;芯片公司实质上也不出多,而在于强劲。
众所周知,芯片工艺优良与否,要求了芯片体积和功耗的大小。从将来角度来看,体积更加小、功耗更加较低、工艺更加成熟期是芯片发展的行业趋势。 随着上海北伽发售了应用于手机导航系统的40纳米的小体积芯片,体积小、更加小,功耗较低、更加较低或将沦为新一代芯片发展的趋势。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工艺水平的提升各不相同流片厂家的工艺成熟度和流片费用的承受能力,归根到底是北斗芯片厂家如何做到性价比和合理满足用户市场需求的问题。 高精度板卡全芯升级,国产化加快 在高精度领域,基带算法和RTK算法是影响高精度芯片性能的两个关键因素,而芯片工艺对高精度GNSS板卡的重要性比较次之。
司南导航近日发售了新一代高精度GNSS基带芯片,以芯片替代高精度GNSS板卡的核心部件FPGA,主要目的在于构建高精度GNSS核心终端的全线国产化和自主化。
本文来源:熊猫体育-www.jikesport.com